博客年龄:12年10个月
访问:?
文章:3篇

科技体制改革九问

2014-08-20 00:07 阅读(?)评论(0)
科技体制改革九问
 
独抛砖  
 
    近期,科技领域很是热闹。负面的,广东科技系统腐败案还在不断披露,湖北省科技厅、长沙科技局又相继爆出官员被调查,让大家看到科技“净土”不净、“清水”不清;正面的,科技部不断公布各类项目评审专家名单,让大家看到了科技体制改革的新动向。特别是昨天(2014年8月18日)一个惊人的巧合让人惊叹不已,《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电视剧里,小平同志强力推动召开全国科技大会,拨乱反正;现实改革中的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会议上与大家研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作为技术经济及管理专业的学生,本人对科技体制改革也有粗浅思考,同时也关注了各方面的看法,一些问题可谓百思不得解。在此,提出九个问题,与大家共同探讨,请大家指教。
     一、如何认识科技体制改革的战略地位?
    十八届三中全国就全面深化改革提出了系列举措,设计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法治等诸多方面。要改革的方面太多,改革也是系统工程,各方面相互联系,如何看待科技体制改革在改革全局中的地位,既关系到科技体制改革本身,更事关改革全局?当前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发展畸形,主要靠政府推动,这就产生了政府职能的错位,创造了诸多寻租机会,滋生了很多不稳定因素;二是发展粗放,主要靠投资拉动,这就导致在资源环境制约加大和劳动力成本上升时发展乏力。本人认为从整体来看,政治体制包括当前火热开展的反腐和作风建设,解决的是“心”的问题,以稳定促发展;科技体制改革解决的是“脑”的问题,以发展促稳定。我想,这也许是原本由国家科教领导小组负责的科技体制改革,上升到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研究的原因所在。
    二、如何看待现在的科技、教育、经济关系?
    科技体制改革的主要目标之一是促进科技与经济结合,要把科技与经济紧紧绑在一起。但当前的问题是,科技与教育紧紧绑在一起。按理说,这不矛盾。教育的三大任务是培养人才、科学研究、服务社会,三者相互联系、相互促进。但是,目前是科研独大的局面,教师把太多的精力放在科研,连职业院校的教师评职称都要有省级研究课题和文章,而目前的科研也主要是为了这些,与经济社会的实际需要相距还很远,几年前有院士说我国发表的SCI论文85%是垃圾文章,自然科学研究方面,在主要是学生操刀,导师、学生都以发论文为主要目的的情况下,真的难保数据的真实;社会科学研究方面,接地气的少,有的研究只关注学术的逻辑和规范,一大堆数据模型最终证明的是一个路人皆知的结论,提出的建议似乎都搬抄自政策文件。
    有人讲,现在的科研被教育绑架了,为了满足广大科研人员评职称的需要,只能撒胡椒面;而老师们科研的目的是论文职称,文章、专利成了研究的终点,自然不会考虑研究要与经济社会需求结合(必须承认,论文的前言基本都是问题导向的,后面就无所谓了)。
    也有人讲,现在的教育被科研侵占了,教师们在跑项目、搞研究、发文章上花费了太多时间精力,在教育学生上往往心不在焉、应付了事。
    有的科研人员讲,我加班加点搞研究,为什么不能从科研经费中支取劳务费(以往的科研经费管理办法规定只有没有工资的人如研究生能够支取劳务费,新规定设立了绩效支出,但额度也有限,且落实有困难)?
    而有的管理人员却讲,教师本来就有工资,即使工资不高,也不能拿科研经费来补贴教育。
    正是由于当前教育科研的目标不一致,导致了两者的冲突。只有松开教育绑架科技的缰绳,科技与经济才能紧紧捆在一起,教育才能做到培育人才、科学研究、服务社会的统一。
    三、谁来主导科技体制改革?
    很多人觉得肯定是科技部。虽然科技部是有负责全国科技工作宏观管理的职能,但要推动科技体制改革,科技部可能也有心无力。国家层面有科技支出的部门中,科技部不算强势的,而且中央财政科技支出中只有20%左右分到了科技部,其他的80%到了中科院、自然科学基金委还有经信、环保、农业、水利等行业部门,因此科技部所能承载的统筹协调能力很有限,从以往科技发展规划的执行和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的分散实施就能看出这点。所以,大家批评科技体制机制不完善的板子全打在科技部是不合适的,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担子压给科技部也是不妥的。交给科技部不妥,那其他部门就更不合适。再说,让现在的部门主导改革,这等于是给现在既是裁判员又是运动员的科技部增加了一个运动会组织者的职责,确实不行。在现行体制下,交给人大也不合适。那怎么办呢?
    看来只能交给改革领导小组。但这里面有门道。因为按照一般的程序,改革领导小组的工作最终还是要分给科技部等部门来推动的,如果改革领导小组不作决策这也是虚的。最近热播的电视剧《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里就有体现,当时邓小平领导科教工作,恢复高考、放宽报考条件、取消政审等这些重大决策,教育部等部门是不可能作出来的,只能靠邓小平拍板(即使小平同志拍了板,有关部门在执行中也还是有很大抵触、拖延)。因此,只有党和国家领导人对科技体制改革亲自过问、思考并作出决策,才能在改革的顶层设计上取得实质性突破,否则就只能停留在目前科技部推进的“科技报告制度”“公开评审专家名单”等细枝末节上。
    多说一句,党和国家领导人怎么做决策,关键的一点是要发挥基层的首创性而不是听部门或所谓专家意见,就像当年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农民自发探索出了的,这种典型出来后,领导一推,摧枯拉朽,波澜壮阔!。谁是裁判员、谁是运动员?
    四、要改革的问题是否已经清晰?
    改革就是问题导向的。在决策之前,有必要下番功夫梳理一下真问题。刚才提到了科技部已经推行的“科技报告制度”“公开评审专家名单”等改革,虽然有些小气,但这些针对的确实也是当前存在的问题。 可是,现在很多文章包括政府的一些文件里出现了很多不是问题的问题。
    有的把规律看成是问题,比如有的把科技资源(重点实验室、院士啊什么的)地区分布不均衡看作是问题。提出这个问题就好比说人类有的长得高、有的长得矮、煤炭在有的地方有、有的地方没有。
    有的用笼统的现象、结果代替问题。比如社会上议论最多的科技成果转化率不高的问题。其实这只是个笼统的现象,深入下去你就会发现,企业自己研发的成果基本都转化了,高校院所的成果转化的不多;再深入下去,你还得定义转化这个概念,牛顿第一定律转化了没有?哥白尼的日心说是什么时候转化的?继续深入下去,你会发现大学里的研究主要是奔着发文章、写毕业论文、评职称去的,再深入下去……。
    有的甚至是伪命题。比如,有的讲科研院所科研人员流失严重,创新和公共服务能力不足。这个问题,对当事的科研院所是个问题,但对整个社会来说,这就不能看作是问题。科研人员为什么流失?这是市场机制在起作用。科研院所创新和公共服务能力不足?这就是当年要推行技术开发类院所转企改制的原因。行业技术不同于公益性技术,不是必须得靠科研院所来供给。一个创新能力强的企业,其对行业技术进步的作用有时要远大于该行业的科研院所。拿中联重科来说,它是由科研院所转制来的,虽然历史不能假设,但谁能说转制以来它对机械行业的技术进步比它不转制要小呢?
    五、改革重点在“管”还是在“放”?
    说到底,政府改革就是个“管”和“放”的问题。所谓一管就死、一放就乱,就是这个矛盾体的生动体现。现在政府改革就是要把不该管的交给市场和社会,把该管的管好。 既然相当于矛盾的两个方面,那可以说每个领域都涉及管和放这一问题,但各个领域又各有侧重。比如,食品卫生领域,重点在管,而工商登记领域,则重点在放。但当改革遇到部门利益和简单粗暴的决策过程,改革就可能会一味地偏向管。为什么取消下放行政审批需要克强总理不断地推,关键问题就在这里。
    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要建立技术创新市场导向机制,这就说明当前科技体制改革的重点在“放”。我认为就是要抓两头,放中间,即抓国家重大需求和中小微型企业创新,其余全部交给市场。但从目前来看,还是有的地方出台的改革政策体现的还是“管”。比如,说要编制技术路线图、广泛征求企业、行业意见建议确定行业关键共性技术攻关目标。这虽然是借鉴了国外的有关作法,但给我的感觉就是回到了计划经济时代那一套。IBM没有预测到个人电脑时代的到来,柯达身处数码时代仍在眷恋过去,NOKIA在智能手机潮流下陨落,政府能把握市场需求?
    六、后补助是否有奇效?
    在构建技术创新市场导向机制上,后补助似乎成了政府有关部门的救命稻草,最近也出台相关具体规定。
    后补助不是新事物,大家可以去查查,这种支持方式在我国已经试点了十几年。为何现在着重提出推广,是不是病急乱投医?我试着找了下,没看到国外有后补助(哪位找到的烦请与我分享,共同学习)? 稍微想下,后补助方式其实是有争议的。后补助有多种方式,总的来说是由企业先行投入、组织研发,再由政府补助,寄希望于这样可以形成由市场决定技术创新项目和资金分配的机制。这样确实有好多好处,比如,政府就不存在过程监管这个难题了,企业要自己承担风险了。可我脑子里有个声音挥之不去:政府支持研发的理由,不就是要弥补市场失灵、分担风险吗?对于一个为了逃脱鲨鱼袭击拼命往岸边游的人,待他上岸后,给他奖金以奖励他比别人游得快,这能起到什么作用?总之我还没想明白,请大虾解惑。
    七、普惠政策和竞争性激励政策如何平衡?
    现行的技术创新激励政策大体可分为两种:一种是普惠性的,如研发投入加计扣除,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优惠虽然只针对高新技术企业,但对生产同样产品的两家高新技术企业没有偏见,因此也可视为有普惠性;另一种政策是竞争性的,就是各类科技计划。研发同样产品的企业,就存在获得和未获得科技计划支持两种可能,相互之间需要竞争。
    现在的情况是,普惠性的政策普遍反映落实不到位,竞争性的政策又引来了诸多质疑。
    普惠性的政策落实不到位的原因,用经济学中的“前景理论”很好解释。你让一个政府来选择,一是让他少收100钱税支持企业创新,二是让他多支出100钱支持企业创新,他会如何选择?管理型政府和服务型政府的选择自然不一样。
    至于竞争性政策,甲乙都是研发一样的产品,你用一些评价标准请专家来评分,结论是甲得分高,乙得分低,然后你就支持甲。这是什么行为?这确实是鼓励了创新,但带来的后果可能是破坏市场公平,甚至有扶强弃弱、支持垄断的嫌疑(得分高的自然多数情况下是条件相对好的)。鉴于此,有人说要加大普惠政策力度,取消竞争性政策。对于这个问题,我是没想清楚。
    八、怎么看“逼良为娼抓嫖客”的问题?
    最近科学网上有篇文章用的这个标题,很震撼。但这也确实反映了事实。好的制度让坏人变好,坏的制度让好人变坏。现在确实有些制度很垃圾,让道德成了牺牲品。比如那篇文章指出的科技经费预算编制的问题,说这个不完善的制度搞得科研工作者都得违规操作才行。最近又听说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制度也是如此,有人说几乎都得财务、审计造假才能评得上,因为企业评价利润只有不到10%(最近听说多数行业普遍在5%左右),要用3?%--6%去搞研发,这不明摆着扯淡吗?其实其他领域也有许多这样的制度,比如税收,有人说没有企业不偷税漏税,否则要么竞争不过对手,要么亏本。这些“逼良为娼”的制度,都是过去拍脑袋决策、闭门决策、决策后不评估调整等历史原因造成的,就像当前整顿“四风”一样,是该对制度来次大检查了。
    九、对改革的期望如何?
    稍微了解了一下我国的科技体制改革历史,老有种感觉,就是现在的格局还是邓小平时代推动的,解决了当时的诸多重大问题。但后来的改革都影响不大,现在的问题当时就已经存在。比如,上世纪末的科研院所转制改革,也是有的省市改了、有的没改,改了的和没改的都有好有坏。改革是个系统工程,科技体制改革与党风廉政建设与反腐败、社会诚信体系建设等都息息相关。因此,对此次科技体制改革的期望,要看党中央国务院的决心有多大,这既包括科技体制改革的决心,也包括在其他领域改革的决心。阻力很大,但从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破天荒研究科技体制改革工作来看,前景十分可期。在此,衷心预祝成功!  
  最后修改于 2014-08-20 13:42    阅读(?)评论(0)
 
表  情:
加载中...
 

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